返回

资讯详情

春季到来 谨防过敏

  每年春天,来皮肤科就诊的过敏患者特别多,测过敏原各不一样。那么春天为什么过敏性疾病会增多呢?

  

  过敏是指机体对外界物质(过敏原)的一种变态反应,主要症状是瘙痒,可表现为皮肤红斑、丘疹、风团等,面部、躯干、四肢均可发生。常见过敏原分为以下几类

  1、吸入性过敏原:如花粉、柳絮、螨虫、动物皮屑、油漆、汽车尾气等,通常引起过敏性哮喘等。

  2、食入性过敏原:如牛奶、鸡蛋、鱼虾、牛羊肉、海鲜、酒精、抗菌素以及蔬菜、水果等,大多引起皮炎、湿疹、肠炎、荨麻疹等。

  3、接触性过敏原:如冷空气、紫外线、辐射、化妆品、肥皂、化纤用品、塑料、金属饰品、细菌等,常发生于接触部位,大多引起接触性皮炎、湿疹、过敏性结膜炎等。

  4、其他:如药物、日光、紫外线等,常引起药物性皮炎及光敏性皮炎。

  

  过敏会因体质不同而有差别,对于出现过敏的患者除要查明过敏原外,轻者可口服抗过敏药物,如氯雷他定、依巴斯汀、西替利嗪等,重者一定要就医,尤其急性荨麻疹患者,容易出现喉头水肿等并发症;面部容易过敏的患者应谨慎使用化妆品,不要随意使用含激素的外用药物,如皮炎平、肤轻松等,防止出现激素依赖性皮炎;对光敏感的患者,出门应避开紫外线强的时间段(上午11点至下午3点),同时注意不要进食光敏性食物,如芹菜、灰灰菜、茴香、无花果、芒果、菠萝等;过敏的患者应注意饮食宜清淡,多食蔬菜、水果等富含维生素食物,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,防止病情加重;衣物、枕头、地毯等要定期晾晒,防止因潮湿而产生螨虫引起过敏;过敏原明确者,一定要避开过敏原,或在医生建议下脱敏治疗。